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謝姿)“法官啊,請您幫幫我啊,我是真的沒辦法了!”近日,一位胡子拉碴、雙眼布滿血絲的中年男子抓住了衡南縣人民法院三塘法庭法官陸元景的衣袖,動作急切而又帶有一絲無助。
原來,唐某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當事人。五年前,相交20余年的好友謝某找到他,說自己的生意急需五萬元周轉。唐某礙于面子,雖然自己手頭并不寬裕,但還是找他人東拼西湊借了五萬元給謝某,謝某也給他寫下了欠條,約定每月按期還款。然而,時至今日唐某不僅沒有收到任何一分錢,甚至連一句解釋的話也沒有。多次電話催促,謝某總是以“資金周轉不靈”“生意低迷”為借口拖延著。于是,唐某握著那張已經泛黃的欠條,走進了三塘法庭。

在了解案情后,承辦法官迅速通過電話聯(lián)系了謝某。電話中,謝某稱自己經濟困難,無力償還借款,請求唐某理解。唐某憤怒回應,表示自己已經處于困境……承辦法官多次通過電話與謝某進行了溝通,但謝某依舊對債務的拖欠不以為意。于是承辦法官與工作人員一同走進了謝某家。謝某面容緊張地說道:“陸法官,我是真的沒錢啊,家里負擔重,生意也不好做,根本沒有什么積蓄,怎么還得了?”“老謝,人家老唐沒錢去外面借錢來給你周轉,做人要憑良心!另外,若繼續(xù)不還錢,到時候你變成老賴這面子上也過不去啊……”有著多年調解經驗的承辦法官對謝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斷釋法說理。最后,謝某同意與唐某調解,表示他會盡快將欠款湊齊還清。12月26日唐某與謝某一同走進了三塘法庭調解室,在承辦法官的見證下,謝某當庭向唐某支付了五萬元現(xiàn)金,并額外支付了三千元利息,此案成功完成調解。
下一步,衡南縣人民法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發(fā)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fā)揮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職能,通過“五聯(lián)共建”多元解紛模式積極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法治”底色,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的道路上,繼續(xù)砥礪奮進、勇毅前行。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









